关于开展四川旅游学院第四届“科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2025年“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时间: 2025-03-17 13:38:04 |   作者: 医疗仪表类

  为响应国家“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号召,进一步培养川旅学子科创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动校园文化与科创学术氛围的繁荣发展,校团委现决定开展四川旅游学院第四届“科创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十八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2025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均可以个人或集体形式参赛。

  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 须为学生,且不允许超出2人。

  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申报可跨学院、跨专业组队,组建团队时需考虑专业学科、特长优势互补等因素,集体作品小组成员人数不超过10名,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3名,且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

  自然科学类主要是针对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前沿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要求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和学术性,作者限本、专科生,分为以下5个组别:

  参赛形式为申报书、论文内容说明书和论文原文(不超过8000字)、期刊封面、录用通知或应用证明等相关附件。

  哲学社会科学类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大发展理念,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形成有深度、有思考的社会调查报告,大体上分为以下五类:

  A.发展成就:着眼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围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场主体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等开展调查研究;

  B.文明文化:可以着眼于社会文明建设,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文化服务、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开展调查研究;

  C.美丽中国:可以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环境质量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等开展调查研究;

  D.民生福祉:可以着眼于社会建设,围绕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教育就业民生发展保障、健康中国等开展调查研究;

  参赛形式为申报书,社会调查报告(不超过15000字),同时附上调查问卷、数据分析、访谈记录、实施效果、新闻报道等相关附件。

  鼓励参赛学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重要精神,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体验新实践,研究新经验,深刻认识国情,拓宽时代视野。

  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者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A、B两类下均设5个子类:

  参赛形式为申报书、科技发明说明书和作品专利、论文查新报告、应用证明等相关附件。

  参赛作品设计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

  (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必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者科研院所开具的证明。

  (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必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4)医疗卫生研究一定要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

  (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必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为党政部门、企业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各二级学院于3月14日至3月24日期间组织院赛,比赛形式、规则和评分标准由各学院根据赛事主题和专业特点自行制定,鼓励各学院积极动员学生参与,基于学院特色和异质优势,充分挖掘、培养及推荐优秀项目。不符合大赛规则、标准,滥竽充数的作品将不予通过审核。

  各二级学院于3月24日12:00前将所有参赛队伍的相关材料按以下顺序排列并打包:①参赛申报表(附件2)②作品文本(附件1)③其他相关支撑材料等,作品文件名命名为:学院+赛道全称+作品标题,由学院汇总并填写汇总表(附件3),统一报送至校团委邮箱:,纸质版材料请报送至校团委一楼学生组织办公室处(原川藏中心)。

  校团委3月25日至4月11日期间将邀请校内外相应领域高水平专家进行评审,评委将依据统一的评审标准,对参赛作品的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逻辑论证、文字表述、研究价值等方面做综合评分。最终按照平均分排名,评选出获奖作品。

  “挑战杯”竞赛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关键部分,对营造创新氛围、提升学生科创能力及展示教育成果意义非凡。各二级学院需将其列为重点工作,精心策划组织,持续优化赛事流程与评审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地做好宣传工作确保竞赛有序推进并达成预期目标。

  各学院应全力组织学院初赛,对申报作品进行深入指导、严格筛选与资格审核检查,助力学生规范申报。在此过程中,注重挖掘和培养学术潜力人才,推动大学生科学技术创新创业活动持续升温,为校级竞赛输送高质量作品。

  各学院要始终秉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鲜明导向,将政治引领置于首位,精准把握竞赛育人本质,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战略大局,在竞赛中展现担当。

  因暂未接到省上指示,故本次校赛不设置配套活动,如有更改事宜,后续另行通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