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3-12-24 18:26:10 | 作者: 医疗仪表类
华孚仪表学院,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二级产业学院,开设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无损检测技术)、集成电路技术五个专业,现在籍学生
先后承担了省级示范专业、省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省级创新实训基地、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省级“订单、定制、定向”示范专业建设等项目,现为辽宁省双高建设仪器仪表技术专业群建筑设计企业。同时承担了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两个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拥有学校唯一一个国家级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拥有学校唯一一个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现为国家双高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单位。
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院级教学名师1人,院级专业带头人1人,院级科研名师2人,市级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科研项目评审专家5人,丹东市“制造强市”专家2人。聘有学校首位产业教授1人,成立专家工作室。聘请企业专业群主任1人,指导专业群建设。聘请辽宁省技能大师1人,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
建有仪器仪表与自动化技术公共实训基地、无损害地进行检测技术实训基地、电子技术实训基地。与重庆川仪共建“PDS智能差压变送器装配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共建 “先进控制技术实训中心”,与美国NI共建“YXY电子工程技术中心”,与友联、济宁模具共建“无损检测技术实训中心”,与杭州朗迅共建“集成电路技术实训中心”、与深圳越疆共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心”等,对接产业、校企共建、技术先进,传承工匠精神,支撑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
实施“1+N”个性化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环境,与恒力石化、宝来化工、日佳电子、豪迈集团等行业有名的公司合作,学生入校即可成为企业的准员工;与西门子共建数字化学院,成立数字化技术卓越技师班,培养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卓越技术人才;与深圳越疆共同开办人工智能微专业,培养人工智能卓越技术人才;学生可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西门子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挑战赛”、“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职业技能大赛”、“仪器仪表制造工职业技能大赛”、“无损检测技术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项目,近三年仪表学院师生在以上赛项中获得一等奖十余项。
仪表学院实施特色晚自习活动,成立单片机协会、电子协会、跆拳道协会、舞蹈协会、象棋协会、志愿者团、主持人协会7个协会,根据学生兴趣特长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由丹东华孚集团出资成立了“华孚梦想基金”,包括特别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学生学习优秀奖学金、学生文体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优秀青年志愿者等。
仪表学院在省内外多家企业建立就业基地,就业推荐岗位与毕业生比例不低于5:1,平均薪酬5000元以上,具体详见各专业就业单位列表。
省级示范专业、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第三批学徒制试点建设专业、辽宁省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高水平特色专业、国家 1+X 职业技能证书试点专业、兴辽卓越专业群核心建设专业
本专业面向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培养从事仪表及自动控制管理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安全监督等工作,具有较强工程应用和生产管理能力,熟练掌握仪表及控制系统构成原理和应用技能,具有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遵守职业规范和社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意识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毕业3-5年,可成为所从事行业的技术新秀或技术能手。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从1965年建校初期的“自动化仪表”专业发展起来的,1999年更名为“生产的全部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2016年又更名为“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该专业一直都是学院的骨干专业,取得的主要荣誉包括:
近五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中控杯”仪器仪表制造工大赛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加辽宁省各类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参加辽宁省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实施“1+N”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即“现代学徒制”人才教育培训+N种个性化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相结合,实现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其其才”。“现代学徒制”是与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合作,培养企业所需优秀仪表工的有效途径,实现了优质就业、尽早就业;N种个性化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包括技师班、导师制、大赛集训、实验班等,注重培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工匠”精神,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达到98%以上,还保证了就业的质量,即“企业优、岗位优”双优。
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应用、检测技术及仪表(省级精品课)、单片机接口技术(省级精品课)、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省级精品课)、单片机C51程序设计应用(省级精品课)、控制仪表与系统应用实训、电气控制技术实训、集散控制管理系统应用实训、总线技术及组态软件应用实训等。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单位遍布沈阳、大连、南京、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省内外各大城市,主要就业基地40余个,专业对口就业率达100%,近3年就业率分别为99%,98%和100%,毕业生自主创业者占总人数12%。主要就业单位及薪资待遇如下:
院级示范专业、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规划建设专业、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专业
以培养热电、石油、化工、装备制造、轻工业等行业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使用、仪器仪表工程设计与研发、工程安装与调试、质量检查、技术上的支持、技术管理与销售以及具备相应的公司制作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采用优质“订单班”式培养,毕业后可直接上岗。
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成立于2012年,依托省仪器仪表职教集团进行专业建设,取得的荣誉如下所示:
2019年“中控杯”第二届全国仪器仪表制造工变送器项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020年“中控杯”第二届全国仪器仪表制造工压力变送器装配与校验项目一等奖一项
采用创新型“1+N”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以双优、双高、双课”订单式人才教育培训为主线,通过N种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卓越技师班、导师制、微专业和订单班等多种产教融合的培养途径,实现一专多能。与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丹东华孚热电有限公司、丹东思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燕山石化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企业签订“订单班”,保障学生优质企业优质岗位就业。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不但可以获得毕业证,还能够得到1+x可编程控制管理系统集成及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装调工、维修电工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工业自动化仪表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电工技术、工程制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检测技术及仪表(省级精品课、全国信息化教学软件大赛一等奖)、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省级精品课、辽宁省在线开放课程)、单片机C51程序设计(省级精品课)、控制仪表与系统(院级精品课)、智能电子仪表仪表制作实训、仪器仪表装配实训、总线技术及组态软件实训、集散控制管理系统应用实训、AD电路板设计实训、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实训、热电厂仪表选型与工程安装实训、仪表工识图与CAD制图实训、仪表安全与防爆认证应用实训、电气控制技术实训、过程控制管理系统设计与安装实训、图形化系统模块设计实训、物联网技术应用等课程。
工业自动化仪表专业就业单位遍布沈阳、大连、鞍山、营口、南京、北京、深圳、杭州、上海等省内外各大城市,主要就业基地40余个,近3年就业率分别为99%、100%和99%,其主要就业单位如下:
国家骨干专业、国家1+X职业技能证书试点专业、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五星级专业、院级示范专业、兴辽卓越专业群核心建设专业、学院高水平特色专业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服务辽宁地区经济发展,面向省内及全国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电子设备应用企业和通信行业等领域,从事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生产与调试、运行与维修、营销与技术支持、产品研发助理等工作;培养能适应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成立于2002年,为辽宁省最早开设此专业的院校之一,取得的主要专业荣誉包括:
近五年来,本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参加“TI”杯辽宁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参加全国虚拟仪器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1项;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获得二等奖1项;参加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获得二等奖2项;参加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集成电路开发与测试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加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围绕产教融合“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核”(素质+技能)递进融合的课程体系。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广泛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通过技师班、导师制等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掌握电子先进制造技术。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参赛学生多次获得了一、二等奖的优秀成绩。以行业为依托,深化校企合作,紧密对接省内外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与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大连日佳电子有限公司、大连冰山集团、辽宁思凯科技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和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三年级即可进入合作单位带薪实习,由合作单位优先录用就业。
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数字电子技术(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单片机应用技术(省级精品课)、传感器应用技术、EDA应用技术、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电子测量仪器应用、AD电路板设计制作、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安防工程技术、电子技能综合训练(省级精品课)、SMT生产工艺实训、图形化系统模块设计实训、单片机C51程序设计实训、智能电子科技类产品开发实训等。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单位遍布沈阳、大连、丹东、天津、泉州、杭州、无锡、上海等省内外各大城市,主要就业基地20余个,近3年就业率分别为100%、98.3%和98.7%,其主要就业单位及薪资待遇如下: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辽宁省创新型实训基地、辽宁省“订单、定制、定向”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本专业面向特种设备制造,航空航天,汽车、铁路、船舶等交通工具制造,重型及大型机械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与无损检测质量检验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常规无损检测技术人员、无损检测责任师;工程质量检验与分析员、现场管理人员等无损检测相关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获得国家市场监督总局颁发的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II级资格等级证书。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成立于1990年,为辽宁省乃至全国最早开设无损检测专业的院校之一,其主要取得的专业荣誉包括: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采用“1+N”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道德养成为基础,以具备职业技能技术为核心,以适应就业创业为标准;通过卓越技师班、导师制、创业班和订单班等产教融合的培养途径,实现一专多能,成就一批拥有多种技能、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学生优质就业。
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特种设备检测基础、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射线检测(含DR数字成像)、无损检测新技术(含TOFD、相控阵等)、金相检验与分析、质量管理、工程材料、工程制图、CAD绘图、专业英语、无损检测企业管理、无损检测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训课程会安排学生到省内大型制造企业和无损检测公司现场实训锻炼。
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就业单位遍布沈阳、大连、哈尔滨、天津、北京、南京等省内外各大城市,主要就业基地30余个,专业对口就业率达100%,近3年就业率分别为99%,98%和100%,主要就业单位及薪资待遇如下:
本专业面向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应用等行业,适应于版图设计工程师、功能验证工程师、RTL设计工程师、代码分析工程师、工艺开发工程师、设备维护工程师、工艺质量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验证程序开发工程师、封装研发工程师、封装质量管理工程师、测试设备操作工程师等工作岗位。培养具有较强的技术技能水平,有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复合型人才。
专业教师荣获“集成电路开发与测试”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微课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2项;参加全国虚拟仪器职业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1项;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科技类产品设计与制作获得三等奖1项;参加“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获得二等奖1项;参加辽宁省集成电路开发及应用技能大赛获一等奖2项;参加“TI杯”辽宁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参加辽宁省各种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采用“双优、双高、双课”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和技师班、导师制、实验班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知识交叉、产教融合、书证融通”为途径,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开发教材、共建教学团队、共建生产实训平台。选聘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企业导师”,实现“生源、师资、课程体系、实训基地、认证体系、人才输送”六大环节的集成电路产业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闭环化。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集成电路芯片测试、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嵌入式技术应用、智能电子科技类产品设计与制作、Labview技术应用、SMT生产工艺实训、印制电路板设计制作、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院级精品资源课)、数字电子技术(院级精品资源课)、单片机应用技术(省级精品课)、传感器应用技术、EDA应用技术、电子科技类产品生产的基本工艺、电子测量仪器应用、电子技能综合训练(省级精品课)等。
集成电路技术专业就业单位遍布沈阳、大连、丹东、天津、无锡、深圳、上海等省内外各大城市,主要就业基地30余个,其主要就业单位及薪资待遇如下: